作者:晉中市康晉食品有限公司 訪問:10 時間:2021-09-16
麻婆豆腐,我們四川的名菜.要準備辣椒,花椒面,姜.切記翻抄時不要將豆腐抄破了,盡量保持原狀.
先用蔥、姜、蒜、花椒爆香鍋,然后加入肉末,放入醬油煸炒,再加入麻婆豆腐調料半包,上色后,加入豆腐,與肉末混炒,再加入剩下的調料,出鍋即可了!鮮香麻辣,味道好得很!
豆腐切約一厘米見方的塊,放碗里用沸水燙一下(不能下鍋燙煮)后瀝干水份,將豆瓣和醬油裝一個碗里,蒜苗切碎,豆豉用刀壓成茸或剁成細末,將淀粉、味精放一個碗里加水兌成芡汁。
鍋中放油燒至六成熱,倒入肉末炒散炒熟后起鍋裝碗里待用。
鍋中放油燒到六成熱,放豆瓣醬油、辣椒粉、豆豉炒紅炒香。
加半碗湯(水也可),燒沸后放豆腐、肉末燒三、四分鐘。
放蒜苗,燒半分鐘后勾芡,放紅油。
起鍋后撒上花椒粉即可上桌開吃。
用嫩豆腐、牛肉末燒制而成。成菜色澤紅亮,豆腐嫩白,具有"麻、辣、鮮、燙、嫩、捆(指形整)、酥(指牛肉末)的特色。選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,用開水泡去澀味。燒熱炒鍋下菜油,燒至六成熱,將剁細的牛肉末炒散,至色呈黃,加鹽、豆豉、辣椒粉、郫縣豆瓣再炒,加鮮肉湯,下豆腐,用中火燒至豆腐入味。再下青蒜苗節、醬油,略燒片刻即勾芡收汁,視汁濃亮油時盛碗內,撒花椒末即成。
提起豆制品,大家一定都很熟悉,而且隨口就能說出幾種來,如豆腐、豆干、豆漿、腐竹、豆豉等。豆制品在我國飲食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
常吃豆制品有什么好處?
1、補充蛋白質
大豆中的蛋白質含量高達40%,并且都是優質蛋白,被譽為農田里的肉,是植物性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。加工成豆制品后,這些蛋白質被初步分解,以更小的結構形式進入人體,更利于我們吸收利用。而且豆制品中富含谷類食物缺乏的賴氨酸,是與谷類食物互補的理想食品。
2、補充鈣質
大豆中雖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,但由于植酸、草酸、單寧、纖維及別的多酚的存在,顯著地抑制了人體對礦物質的吸收利用。通過加工,這些“有害”成分被破壞,同時還添加了凝固劑(鹵水或石膏),使得一些種類的豆制品的含鈣量大大提高了,是很好的膳食鈣來源。把豆制品增加進日常飲食中,能夠給身體提供更多的鈣,有利于骨骼健康。
小貼士:老豆腐,也叫北豆腐,含鈣量達到164毫克/100g,比嫩豆腐高出許多。內酯豆腐用的是不含鈣的葡萄糖酸內酯做凝固劑,鈣含量非常少。
3、補充B族維生素
豆豉、豆腐乳、黃豆醬、豆汁等大豆發酵制品,都是用大豆或大豆制品發酵后制成的。大豆及制品通過微生物的發酵后,不僅消除了抑制營養的因子,B族維生素的含量也增加了,尤其是維生素B2、B12含量增多了。植物性食物中很少有維生素B12,人體如果缺乏這種維生素,很容易患上巨幼紅細胞性貧血。因此,食用發酵豆制品是我們日常所需維生素B12的來源之一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腐乳的含鹽量很高,要控制好食用量,豆豉也應盡量選擇淡豆豉。
4、保護心血管健康
豆制品所含的脂肪酸中,不飽和脂肪酸占85%,亞油酸高達50%,并且不含膽固醇,有利于維持心血管健康。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,富含大豆蛋白的飲食習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,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護心血管健康。
5、有益大腦
腦神經細胞中卵磷脂的含量約占其質量的17%~20%,充足的卵磷脂能維持腦細胞的正常代謝和運轉。而豆制品中富含卵磷脂,有益于神經、大腦,對提高記憶和維持智力水平有幫助。
6、緩解更年期綜合癥
豆制品中含有豐富的植物激素——大豆異黃酮、維生素E、卵磷脂等,這些物質可以幫助平衡更年期女性體內的雌激素,改善骨質疏松和更年期綜合癥。
7、降低乳腺癌死亡風險
乳腺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在亞洲如中國和日本較低,流行病學調查分析認為,這與大豆中植物雌激素(大豆異黃酮)的作用有關。因為我國及日本等亞洲國家大豆消耗量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的20倍。所以,常吃大豆及制品,可降低女性絕經期乳腺癌的發病風險。
8、降低孕期抑郁的風險
豆制品中的異黃酮具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,同時具有抑制抑郁癥的效果。東京大學的一項調研結果顯示,常吃豆制品的孕婦患抑郁癥的比例比不吃或少吃豆制品的孕婦要低37%。